征收集體土地審批程序怎么走?征收集體土地審批程序主要包括征地審批權限取得和征收土地報批。征收土地報批程序需要經(jīng)過征地告知、征地調查確認、組織征地聽證和組織報批材料四個流程。
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規(guī)定,我國征地批準機關為國務院和省級人民政府。
一、下列情形中由國務院批準征收。
(一)征收基本農田的或者征收的土地中含有基本農田的。
(二)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三十五公頃的。
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即一般耕地。
(三)其他類型的土地超過七十公頃的。
即征收土地若超過七十公頃無論是什么類型都必須由國務院來批準征收,包括了耕地之外的所有土地,同時也包括征用耕地35公頃以下其他土地70公頃以下,兩項之和超過70公頃的。
(四)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的道路、管線工程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國務院批準的建設項目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的。
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規(guī)定,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的道路、管線工程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國務院批準的建設項目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涉及農用地轉用的,農用地轉用應當有國務院批準,而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條規(guī)定經(jīng)國務院批準農用地轉用的,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xù),不再另行辦理征地審批,故在征收農用地的若用地項目屬于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的道路、管線工程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國務院批準的建設項目則征地審批實際上也應當由國務院批準。
二、省級人民政府的征地審批權限。
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35公頃以下的,其他土地70公頃以下的,包括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和其他土地之和不足70公頃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批準。省政府批準征地的同時需要報國務院備案。
2、征收土地報批程序(以批次征地為例)。
第一步:征地告知。在征地報批前,市、縣(市)國土資源部門就當將擬征土地的用途、位置、補償標準、安置途徑等以《征地告知書》的形式告知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和農戶。同時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和農戶,對擬征土地的補償標準和安置途徑有申請聽證的權利。《征地告知書》應當在擬征土地所在地的村、組內張貼。征地按規(guī)定告知后,應當填寫《征地告知書送達證明》。征地告知后,農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和農戶在擬征土地上搶栽、搶種的青苗,搶建或突擊裝修的地上附著物,征地時不予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