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征收拆遷,很多人都頭疼不已,案件的綜合性、復雜性、專業(yè)性都極強,涉及到的環(huán)節(jié)眾多、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眾多。作為被拆遷戶多多了解相關法律常識,拆遷來臨時才能夠更加從容應對,避免落入拆遷陷阱,有效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1、農村——集體土地篇
(1)農村房屋拆遷怎么補償?
換房、給地或給錢,哪一種都不能缺斤少兩。根據(jù)國家征收補償原則“不降低原有生活居住水平”,類似地段置換房屋最低是拆一還一;重新給宅基地的,新分宅基地不得低于原有合法面積,再給同規(guī)模建房重置成新價值的貨幣;給錢的包括房屋價值和宅基地補償。
(2)耕地征收怎么補償?
征收耕地的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此外,需要對失地農民辦理并落實社會保障,要求社會保障費用不落實的不得批準征地,且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后3個月內,應將社保費用劃入農民社保資金專戶。
(3)農村拆遷沒有批文不能實施!
征地方案、農用地轉用方案等需由省級政府或國務院批準后下發(fā)至市、縣級政府,由國土資源部門在10個工作日內公告,公告批準文件的時間和批準文號。任何未批先拆的情形都是違法的,不要輕易妥協(xié),也不要輕易簽字,遭受違法侵害可救濟,及時啟動法律程序保護權益。
(4)農村違法征收怎么辦?
征收土地未依法進行公告的,農戶可拒絕辦理補償?shù)怯?;對補償安置方案有異議的,可在方案正式?jīng)Q定前,通過提交書面意見、申請聽證等方式主張權益;在方案正式?jīng)Q定后可對通過申請裁決、復議、訴訟等程序維權。
同時,關注整個征收程序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可針對各個違法行為進行法律維權以保護合法權益。
2、城市——國有土地篇
(1)拆遷不是你想拆就能拆
征收拆遷的啟動要符合公共利益,確需征收房屋的各項建設活動,應符合各項規(guī)劃(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城鄉(xiāng)規(guī)劃),征收部門擬定補償方案后應公布并征求意見,市縣級政府做征收決定前要進行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涉及人數(shù)眾多的,需經(jīng)政府常務會議討論決定。
最終做出征收決定,附帶補償方案,依據(jù)征收決定實施征收拆遷。
(2)房屋拆遷補償內容一覽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包括,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因征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因征收造成的停產(chǎn)停業(yè)損失的補償。其中房屋價值的補償不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類似房地產(chǎn)的市場價格,具體由有資質的房地產(chǎn)價格評估機構評估確定。
(3)價值評估方法應多選
一刀切的成本法評估并不合理,評估應當根據(jù)評估對象和房地產(chǎn)市場狀況,對市場法、收益法、成本法、假設開發(fā)法等進行適用性分析,選用一種或多種。同時,價值評估應當考慮房屋區(qū)位、用途、建筑結構、新舊程度、面積等因素,科學合理的制作評估結果。
(4)征收補償不滿意怎么辦?
對征收補償?shù)炔粷M意的,可在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起60日內申請行政復議、6個月內提起行政訴訟。對評估結果有異議,可自收到評估報告之日起10內申請復核評估,對復核結果仍有異議,可自收到復核結果之日起10日內申請專家委員會鑒定。
通過以上法律程序及其他輔助程序可以合理合法的維護拆遷權益。
3、拆遷——違建篇
(1)違建單方口頭說了不算
一遇拆遷就成違建的戲碼在各地頻繁上演,以違建名義強拆或壓低補償。
這樣的違建認定并不具有法律效力:
①違建與否應由職權部門按照法定程序進行調查、聽取申辯等,作出行政處罰或者行政決定;
②違建只是籠統(tǒng)的概念,是違反土地管理法還是違反城鄉(xiāng)規(guī)劃法的違法建設,二者應按照相應的程序進行認定,并告知行政相對人認定違建的法律依據(jù)和救濟途徑。
(2)自己房屋沒證無需慌
很多房屋,尤其是農村房屋由于歷史原因等,沒有房屋產(chǎn)權證件,但是沒證不代表是違法建設,未經(jīng)合法程序認定違法建設則推定為合法房產(chǎn),應當獲得合理的拆遷補償。所以謹慎不要受威嚇,輕易簽訂不合理的補償協(xié)議。
(3)違建救濟關鍵點
很多人“被違建”,并沒有經(jīng)過調查、申辯等程序就直接收到了《限期拆除違法建設通知書》等類似通知。此時不能等待,必須盡快針對該違建通知提起法律程序予以撤銷或確認違法,為后續(xù)爭取合理拆遷補償做好堅實基礎,否則通過法律程序被認定為違建,便可強制拆除且沒有補償。
(4)維權決心是關鍵
最后,在征收拆遷案件中,維權的勝利結果并不是一步到位的,獲得合理的補償除了專業(yè)的操作,還需要權利人自己對維護權益的決心,不輕易妥協(xié),有理有據(jù)依法堅持維權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