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遷,你是拆窮還是拆富了?2020年來了,預示著新一輪的征地拆遷又將展開,一些新的地區(qū)也將規(guī)劃到征地拆遷的范圍里,這對于即將成為新一批的被拆遷人,到底是好,還是壞呢?
不同地區(qū),有不同的拆遷方案。對不同的被拆遷人,有不同的拆遷方法。所以,除去客觀不可控因素,到底是被“拆窮”,還是被“拆富”,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被拆遷人自己對拆遷方的態(tài)度和應對拆遷方的維權方法。
首先:警惕被忽悠
在征地拆遷的實際操作中,相信很多被拆遷人都遇到過這樣幾種情況:
(1)被要求簽“空白協(xié)議”、被村委會代簽協(xié)議、協(xié)議簽后協(xié)議原件被拆遷方拿走只留復印件;
(2)獎勵搬遷、早搬遷早獎勵、越早搬遷獎勵越高;
(3)房屋的作價評估由拆遷方一手包辦;
(4)到手的安置房與原先合同協(xié)議簽訂上的房屋的面積、位置、質量等嚴重不符。
上述種種情況都實實在在的出現(xiàn)在很多被拆遷人身上,讓被拆遷人遭受很大損失,由此被“拆窮”的可能性極大。這些情況的一個共同點都是被拆遷人禁不住拆遷方的“忽悠”。拿“空白協(xié)議”來說吧,拆遷方的套路是:“現(xiàn)在因為某種情況,還不能填寫內容。但你放心,只要你簽了協(xié)議,我們會給你多少套房、多少安置費”,一些被拆遷人就很天真的相信了拆遷方的話,簽了“空白協(xié)議”,殊不知在簽了字的空白協(xié)議上,拆遷方想怎么寫就怎么寫了,但肯定不會按照“說好的”來寫了。
所以,對于這些情況,拆遷律師要告訴你的是:對于拆遷方的任何一句話,被拆遷人不要輕易的相信。一切的行為操作都要嚴格根據(jù)白紙黑字的協(xié)議來進行,每一步征收操作也要嚴格按照法律規(guī)定進行,切不可只聽拆遷方的“片面之詞”就作出任何決定。
其次:要學會正確維權
正確維權,主要是指運用法律訴訟途徑進行維權。因為對于有強大公權力支撐的拆遷方來說,只有法律是唯一能抗衡拆遷方的武器。而在征地拆遷中,被拆遷人處于絕對的弱勢地位。被拆遷人想要爭得合理補償,必須依靠法律來維權。
而在實踐中,一些被拆遷人卻是采取如上訪、聚訪,甚至是以暴抗拆的方法來維權,得出來的實際效果不僅沒有得到合理的補償,反而是耗時耗力、危險系數(shù)還較高;有些拆遷戶以暴制暴,這不僅可能遭受法律制裁,還可能遭到"毒手";還有些拆遷戶利用媒體力量,固然帶來一定話題度,卻總無法達到維權目的。
還有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在進行這些不正確的維權方式的時候,在很大程度上會耽誤復議、訴訟時間,失去了維權的最佳時機,得不償失。